百科知识竞赛总结

时间:2024-05-28 09:58:12
百科知识竞赛总结

百科知识竞赛总结

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、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,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,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,目标更加明确,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。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百科知识竞赛总结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为深入开展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研究,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质,走内涵发展之路,龙亭区教研室于11月30日、12月1、2日三天组织举行了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。本次比赛包括“知识素养现场答题、才艺展示、课堂教学展示”三部分。参赛选手通过各校选拔产生,代表本校的最高水平。通过三个单项的出色表现,选手们展示了语文教师靓丽的风景,实现了预期效果。

1.知识答题异彩纷呈。本次比赛,最客观、真实的反映选手语文素养的便是“知识答题”这个单项。知识答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。从选手的现场表现看,多数选手正确,观点明确,表达清楚,令人欣喜。

2、才艺展示流光溢彩。比赛过程中,才艺展示是现场最为热烈的一项。选手通过朗读、书画、唱歌、手工制作等形式,展示了选手的艺术素养。

3、课堂教学稳中有进。本次比赛,参赛选手提前一天抽签,备课时间仅一天,课前不允许接触学生,上课时间为30分钟。这些要求都是对选手的考验。从教学效果看,比较令人满意。一是多数选手能整体把握教材,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。二是比较注意教学细节的设计,通过教学细节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。三是注重朗读训练。四是关注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,注重了以理解为基础的语言实践。五是结合教学内容,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,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兴趣。

所有比赛项目都是现场打分。现将大赛情况总结如下:

一、大赛之亮点

(一)扎实精湛的课堂教学

1.具有全新的观念。参赛教师虽然年轻,但是教学理念新颖,思维活跃,都能积极努力地为学生营造宽松、民主、和谐的教学氛围,努力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“组织者和引导者”的理念。在教学过程展示中,参赛教师三维目标意识较强,能够以学生为主体,积极倡导“自主、合作、探究”的学习方式,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,善于引导学生习得学习方法,引导学生质疑问难,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
2.做到“活”与“实”的统一。阅读教学倡导返朴归真,做到“活”与“实”的统一。在本次大赛中大多数课堂都没有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“活”,在“活”的形式中有“实”的内容,达到了形式活泼,内容充实,过程朴实,训练扎实,在活中讲求实效。

3.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。参赛教师经过精心设计,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,通过挖掘教材内容,对学生进行听、说、读、写等多方面语文基本功的训练,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、句,理解课文内容,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;注重朗读指导,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,达到了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。4.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。许多参赛教师能够很好地驾驭教材,在课堂上挥洒自如。语言表述规范生动、自然流畅;肢体语言运用恰当;板书词语精当,书写清晰、工整;并能巧妙地运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,体现出扎实、朴实、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风格。

5.课堂评价有了很大的改观。在课堂教学中,参赛教师能针对学习内容、学习习惯、学习方法、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,能关注每个学生的感受,能以激励为主,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,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。教师的课堂评价,也不再是单纯的“你真棒”“你回答的不错”等简单肤浅的评价,取而代之的是“你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声音和意思。”“孩子,你读的很好,如果声音再大一点就更棒了”“不错,你真是学习的小能手”“这位同学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朗读,还谈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”……这些评价角度不同,有针对性且充满人文关怀,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,进而以加倍的.热情参与到下面的学习过程中。同时学生的互评也为课堂增添了不少色彩。

6.坚持以读为本,读中感悟。张田若先生认为:阅读教学第一是读,第二是读,第三还是读。可见“读”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。在本次大赛的5节课中,参赛教师们都践行着“以读为本”的崭新理念,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,精心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读,有初读时疏通性的读,有精读时理解性的读,有赏析时的品读,也有在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的读;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,有自由读、默读、齐读、同桌互读、师生合作读、展示读、引读、分角色读等等。7.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。每一节课参赛教师或多或少都能在恰当的时机,有效地指导学生用适宜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文。比如:很多参赛教师都会在学生默读时要求圈划并批注,引导学生抓关键词、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;有些参赛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时,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,把文字和画面结合起来。

(二)精彩纷呈的风采展示。

本次大赛在课堂教学后进行了语文知识素养现场答题单项的比拼,全面地检验了教师的素养。

1.较为流畅的知识素养问答,展现了每位参赛教师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临场发挥能力。知识素养答题是现场限时口答,着重考察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,平时的积累程度以及对新课标的理解情况和语文教育教学的思想。竞赛题目的内容涵盖了语文课标,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知识。有发挥的、有填空的、有多音字……5位参赛教师比较沉着冷静,反应敏捷,回答条理分明。

二、问题与思考

本次比赛,既是对参赛教师的一次历练,也是对我们平时语文教学的一次反思:如何扎实、有效地构建高效课堂?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?在赞叹比赛带来的精彩之余,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思考。

(一)语言文字的训练亟待进一步落实。虽然有教师能够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,但不乏有浮在表面的现象。教学中若没有深层次的挖掘训练内容,没有采取恰当的方法引导,训练就仅仅是形式。

(二)教材内容的挖掘不够深。从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可以看出,他们在备课时只是就教材备教材,没有深入研读教材,没有充分综合利用相关内容,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,从总体上把握教材,导致内容挖掘不够深,教学内容肤浅。

(三)部分教师基本功还不过硬。有的教师粉笔字还拿不到桌面上来,更不要说为学生做“字帖”;有的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,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,不能灵活地处理课堂上的一些生成;还有的教师的课堂充满太多的遗憾,教者的感情融不进去,不能很好地和文本进行交流,整个课堂都在背教案,整个人被教案的一个个环节束缚住,使得课堂显得生硬,师文脱离,师生脱离。

(四)合作学习流于形式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、探究学习。于是课堂上老师动辄让学生分组讨论,似乎小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。从表面上看,课堂气氛比较活跃,学生“动”起来了,但从实际的讨论效果看,多数问题讨论得不深不透。讨论时,学生各说各的,有的学生不善于思考,有的不善于互相配合,讨论时间又给得不够充分,学生没说几句,就被老师止住,安排下一项内容,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。

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,必然是一个知识比较渊博、底蕴相对深厚的文化人!对于老师的知识容量,不论是“一桶水”的老提法,还是“长流水”的新观念,都表达着一个相同的道理:老师,是需要一定量的知识储备的。素养大赛结束了,全面提升我们小语老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长跑比赛,天时人事日相催,传道授业无绝期。愿我们在未来的岁月里,潜心阅读、细心积累、认真学习、不断进步!

《百科知识竞赛总结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