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的日记

时间:2024-04-21 22:08:12
冬至的日记

冬至的日记

一天将要结束了,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,这也意味着,又要开始写日记了。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冬至的日记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冬至的日记1

一根圆滑的擀面杖,一张薄薄的面皮,一碗美味的馅料,开启了我的包饺子体验。

今天是冬至节气,在我国有在冬至包饺子的习俗,妈妈说:“今天我们来包饺子,我听了很高兴,催着妈妈赶快开始。”

妈妈把和好的面团交给我揉,她去准备馅料,手下柔软的面团不断的翻滚,我很好奇它是怎么变成饺子的。妈妈说:“可以开始包了。”只见妈妈拿着一个小面团,放在面板上,用擀面权不断擀压,转眼,面团就变成了一张圆圆的面皮,妈妈把馅料放在面皮中间,对折面皮,捏了几下,一个可爱的饺子就包成了,我一看很简单,迫不及待地开始包,我也学着妈妈拿面团擀面皮,第一次我把面皮擀破了,妈妈对我说:“擀面皮的时候要均匀用力,不要急于求成。”听了妈妈的话,我有重新擀,我拿起面团,把它放到面板上,按妈妈说的方法做,功夫不负有心人,终于,一张面皮成形了。圆是圆圆的,但是厚薄不太均匀,但总算司以包了。我把馅放在面皮中间,结果馅料放多了,面皮合不拢,几个回合下来,我的面前摆了一堆大小不一。或胖或瘦,不太漂亮的饺子。我开始没有耐心了,丢下饺皮不想包了。这时,妈妈对我说:“做事要有始有终,不能半途而废。”听了妈妈的话,我就拿起了饺皮,在妈妈的指导下,我终于会包好看的饺子了,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,觉得无比的美味,心里很有成就感。

通过学包饺子这件事情,我不但学会了一种技能,也明白了一个道理: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虚心,要有耐心。

冬至的日记2

12月22日,冬至佳节,瓦蓝瓦蓝的天空,太阳高高挂,温暖的阳光洒在地上,就像铺了一条金子一般的地毯,白云摆出了各种各样的笑脸,仿佛在迎接冬至这个传统节日。20多名南方+小记者来到新城镇敬老院看望公公婆婆。

一进敬老院,一片宽大的花园展现在眼前。一个整洁的凉亭,旁边的假山流出了一股泉水,发出叮咚叮咚的响声,清澈的水里游着几条自由自在的鱼儿。左边的楼房在太阳的照射下金灿灿的,就像洒满了金子一般的光芒。公公婆婆在楼下嗮太阳,有的仰着头躺在椅子上,有的拄着拐杖慢慢地走着,还有的三三两两地聊天。这真是一个温暖的家。

小记者为公公婆婆带来了精彩的表演。傣族舞开始了,只见一位小记者穿着雪白的长裙子翩翩起舞,时而转圈,时而有节奏地扭动着身子,犹如仙女下凡,美极了。突然,响起了美妙的笛声,原来是一个小男孩在吹葫芦丝。瞧,他的手指在笛管的小孔上飞快地跳跃,小嘴随着手指的节奏不停地往葫芦里吹气,动听的曲子在大家的耳边回响。精彩的节目不断上演,悦耳的口风琴,激情的非洲鼓,豪迈的诗歌朗诵,清脆的独唱,优雅的古筝演奏,威武的功夫扇操……精彩的表演让公公婆婆鼓起了热烈的掌声,敬老院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。

表演结束了,小记者把上周卖报纸的钱买了礼物送给公公婆婆。最后,他们还吃上了小记者亲手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,心里甜滋滋的。

这个冬至,阳光灿烂,温暖大地,温暖人间。

冬至的日记3

×月×日星期×天气×

倾听着20xx年的脚步声,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——这美好的一夜,北半球白昼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。

傍晚,我和弟弟早早的来到了外婆家,想与他们共同度过这温馨的一夜。外公外婆也正乐呵呵的迎接我们呢!

该吃晚饭了,外婆端来两碗赤豆糯米饭,笑着说:“吃了冬至饭,一天长一线。”我听了,急忙拿起勺子,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,心想:我一定要快快长大!弟弟也想早点长大,一边夸饭香,一边埋头“苦干”哩。

吃完饭,我开始听外公讲有关冬至的传说,“相传汉朝时,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,百姓不得安宁。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,十分凶残。百姓对其恨之入骨,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,取“浑”与“屯”之音,呼作“馄饨”。恨以食之,并求平息战乱,能过上太平日子。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,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。还有,在江南水乡,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。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,他的儿子不成才,作恶多端,死于冬至这一天,死后变成疫鬼,继续残害百姓。但是,这个疫鬼最怕赤豆,于是,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。”

“百鬼夜行,午夜12点鬼门开,晚上记得早点回家睡觉哦!”外婆也插了一句,弟弟吓得毛骨悚然,搞得全家哈哈大笑。“骗你的啦!”外婆笑着说。“不过,也应该早点睡,添岁嘛!”

第二天醒来,是冬至节,太阳开始回来了,春天也越来越近……

冬至的日记4

今夜是冬至夜。三九严寒,外面寒气彻骨。我家里却温暖如春,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。

“吃了汤圆大一岁”。今晚要吃汤圆了,这是冬至的传统习俗,而且妈妈又特赦,批准我和表妹、表弟可以一起搓汤圆。我们高兴得在大厅里欢呼雀跃。

只见妈妈先打来几勺白花花的汤圆粉,接着加了些温水与汤圆粉一起用力和面,把汤圆和成了一团。我用手一捏,觉得它像橡皮泥,又像棉花糖,软滑有弹性。我们照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,有模有样地揪些小面团,先把小面团搓成一长条,接着把长条分成寸长的一段段,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,两手轻轻揉搓,一个小圆子的汤圆就诞生了。

水开了,我们把一个个洁白的小圆子放进锅里,一个个汤圆像爱睡的小娃娃静静地躺在锅底。不一会儿,水又开了,汤圆像一个个打着哈欠、调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来。妈妈连忙把火力关小,个个汤圆在锅里不断地翻滚着。又过了一会儿,汤圆皮软了,熟了。

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出锅了,上面还撒着用白糖、芝麻和花生磨成的糖料,顿时,我的眼睛亮了,嗅觉也灵了,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圆圆胖胖的汤圆往嘴边送,太烫了,又连忙搁回碗里,可是实在又馋得很,只好翻来覆去地把那个汤圆左吹右吹,待它稍稍凉了,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,一口咬下去。那汤圆色滑洁白,滋润香甜,爽滑软糯,不粘筷,不粘牙,味道太美了!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皱着眉头,闭着眼,大张着口,狼吞虎咽,真是太甜蜜了!

吃汤圆意味着“团圆”、“圆满”,可惜爸爸却独自一人在外地出差,今晚我更想念他了。

冬至的日记5

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。

妈妈对我说:“今天是冬至,应该吃饺子。”我又开启了“十万个为什么”模式:“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?”妈妈说:“不知道,我只知道这是传统。”哎!没办法,我只好亲自出马,去问电脑了。哦,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“医圣”张仲景啊。他在一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,正是冬季。他看到白河两岸的乡亲面黄肌瘦,饥寒交迫,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。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,支起大锅,在冬至那天舍“祛寒娇耳汤”医治冻疮。他把羊肉、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,然后将羊肉、药物捞出来切碎,用面包成耳朵样的 ……此处隐藏2560个字……

冬至的日记11

“来来来,吃饺子咯!”妈妈端着一大锅的饺子走了过来,“冬至吃饺子才不会冻耳朵!”

可是我看着其中里面有一个汤圆形状的饺子,却不禁笑意用上了心头。

一个小时之前,我们还在这包着饺子,我看爸爸妈妈在包饺子那也是手痒痒啊,洗干净了双手,我也加入了包饺子的行列。

我刚开始学着爸爸妈妈包饺子的方式包饺子也是小有成就,可是不一会,我就觉得没点新意,我决定了,我要使用我的疯狂大脑,头脑风暴起来,于是,嘿嘿,我就创造出了惊人之作,汤圆饺。

可能读者们有些疑问,因为汤圆和饺子本来性质就是差不多的,那汤圆饺又是什么玩意?好,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,接下来,我来告诉大家我的伟大创举吧!

我呢,先把饺子皮擀好,然后往里面全放瘦猪肉,把这个饺子皮一向叠,一向叠,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猪肉馅饼,当然,还没有结束,我又连续做了两个,把这三个馅饼叠放起来,再用两张饺子皮合为一张,擀成一个更大的饺子皮,把它们包住,在弄成汤圆的形状。哈哈哈,我是不是很有天赋呢?

此刻,我在锅里找出了我包的那个汤圆饺,迫不及待的用筷子把它掰了开来,谁料想那里面的馅都没有煮熟。哎,看来发明创造还是要依靠科学依据的,凭空捏造得来的也只是一场空啊。

冬至的日记12

这里是冬至扫墓。一大早,四面八方的莆田人纷纷到城郊的公墓扫墓。扫墓的时间是在上午,要在中午12点之前扫完。大人们带了很多扫墓的东西,有各种好吃的,凡是现在人爱吃的都可以带。姑姥姥带了鱼,螃蟹,猪肉,年糕,米饭,面包,纸钱,纸衣服和扫帚一把。叔公带了一样的吃的还有酒,鞭炮,香。

扫墓的程序是,先把带的食品、红烛、鲜花、酒摆好。然后拜土地公,让土地公保佑埋在地下的先人。接着用红漆将墓碑上的字描一遍,因为风吹雨打,墓碑刻字上的油漆已不鲜艳。然后上香,每人三注香,面向墓碑鞠躬。叔婆还磕了头,妈妈也跟着磕了头。接着是烧各种纸钱和纸质的用具,最后烧衣服。然后放鞭炮。放完炮,用扫把或者松枝打扫墓地。最后把香、纸钱还有地上抓一把草用石头压在墓碑上。扫墓结束后,吃的都带走,留下酒和鲜花还有香。每人摘一根柏树枝下山。

下山时,看见许多人陆陆续续往山上来,人很多,好似秋天去香山看红叶。扫墓也是全家族亲友的大聚会,有的要同时扫几处,因为一家人又各有各的本家要扫墓。妈妈还碰到了童年的朋友,已经是三十年未见,妈妈已经完全不记得对方了,是姑婆给做的介绍,当年,妈妈5岁时来京之前曾经和她一起合影留念。

我一上午都很开心,因为有纸烧还有鞭炮放。我还描了字,我描得很好,书法没白学。

中午,我们去叔公家吃饭。有好大的螃蟹还有一种海里野生的鱼。莆田人的饭桌上都是海鲜,没有河鲜,蔬菜只有一到两盘。这几天每顿饭都有鱼、虾、蟹、海蛎子、米粉或者莆田线面。叔公家有自己酿的葡萄酒,我发现把虾仁泡在酒里吃,味道很好。

冬至的日记13

冬至,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,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,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长的一天;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、南方吃汤圆的习俗。

我用无比欢快的语气念完上面这一段话,忧伤还来不及在我脑子里出现。

我看窗外,一排排光秃的法国梧桐在阳光中变的不真实起来。

孤单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,有些时候人们说自己很孤单,很忧郁,只是因为喜欢那种感觉罢了,不是真的。至少我就是其中之一。

“忽然之间,天昏地暗,世界可以在忽然之间什么都没有”…在过去的五个小时里,我一直在听这首歌,并且发呆、沉默,歌声在一次一次的轮回,没有一个音的改变,我的思维也没有任何改变。这时时间仿佛停滞不前,凝固了。张小娴说:“我们最大的第三者是时间”,只是脑子里忽然想到的一句话,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,对我来说。

“你最心爱的吉他现在在我的房间,你最想写的那首歌至今没有出现”。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,朴实无华,但意义深远。在霍艳的书上偶然发现,新里一顿,然后刻在了脑子里。霍艳这个女孩与我有几分相似,我自恋的认为。

七七将在冬至这天晚上一夜长大,我等待着我们的成人礼。

冬至的日记14

今天冬至,成都这个以食为天的城市一早就沉浸在了羊肉汤温暖的气息里,新闻里热烈地播报着今日的羊肉都涨到108一斤了,刚苏醒的人们就开始盼望着黑夜的降临,好邀约三五好友一起喝酒吃肉过个暖融融的冬至。

我心里也住着一只叫做饕餮的小怪兽。出门将近九点了,怕食堂没有早饭,就想着要去吃菜市里卖的玉米煎饼。哪知道自行车缓缓驶入菜市,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卖羊肉的摊子,羊肉、羊杂都洗净了煮好切片码得整整齐齐,旁边就是红红绿绿的调料,大铁锅里冒着白气,哄哄地响,戴着白帽着白衫的师傅持着锅铲忙碌着。驶过这一排,我就看清这些,再过去就是散发清新味道的蔬菜摊,嫩绿的豌豆尖整齐地放在箱子里,滴着水珠,想象着这要是在乳白色的羊汤里烫上这么一筷子,变得翠绿了再香喷喷地送进嘴里,新鲜又微甜,把人的心都要融化掉的。还有大白萝卜,切厚片熬在羊汤里,煮得软软糯糯的,沾点盐味撒上葱花,虽不够惊艳,却必定给人满心的暖意和满口的甜意。还有其他的就不赘述了,今早所见的一切都成为我的执念,郁郁不得志啊!

午饭愤愤地在小吃部解决的,吃饭顺带给何旭焦发短信。我跟她说,想你和着羊肉汤一起想的,食欲不振,辗转反侧。约好了回家要一起吃家里的羊肉汤。可算是明白了乡愁的含义了,就是想吃某些东西想到眼泪流。

冬至,不过是一群馋虫的狂欢。狂欢,不过是一群馋虫的冬至。对了,还得是土豪馋虫。

我这只,就继续stayhungry吧,至少还能清醒点儿。

冬至的日记15

20xx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小雨

今天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——冬至,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,俗话说: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伤耳朵没人管”。大家都应该知道冬至的来历吧,那是医圣张仲景为了救助受难的人们,发明的“祛寒娇耳汤”,后来演变成的一道美食,也叫饺子、扁食。

我是最爱吃饺子了,受雾霾天气影响,学校放假两天,我就帮奶奶、妈妈一起包饺子。奶奶做好了饺子馅,妈妈和好了面,我就挽起袖子等着开工了。今天我的任务就是擀饺子皮,别看我人小,干起活来一点也不马虎呢!妈妈帮我把面做成一个个小小的面团,让我拿着擀面杖顺着一个方向转圈,把小面团推开。刚开始我没掌握方法,用力太猛,推开后的面团直接粘到了擀面杖上,妈妈赶紧抓了点面粉,让我不要太用力,我轻轻一推,没想到就推开了,我把面团擀成圆圆的面片,妈妈和奶奶就开始包饺子了。

这是我第一次动手擀皮,看着乖乖的小面团到我这里,都像狗皮膏药似的紧紧地粘住擀面杖,我照着妈妈说的方法,轻一点,用点干面粉,熟能生巧,真没想到,一会儿功夫我就擀出这么多饺子皮了。奶奶和妈妈都夸我学的快,说以后吃饺子多了一个擀皮的。我告诉妈妈,下次我还要学包饺子呢!奶奶和妈妈开心地笑了,我也笑了。不一会儿,我们的饺子就好了,吃着自己动手做的饺子,味道美,心里更美!

《冬至的日记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